观音赞

耳门圆照,日月两间。
悲愿洪深,衣被四海。
方便智慧,靡不圆融。
见闻觉知,无能障碍。
人间天上独优游,是则名为观自在。

现代解析

这首《观音赞》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无所不在的慈悲力量
诗中用"耳门圆照"形容观音能听到世间所有声音,"日月两间"说她的光明不分昼夜照耀天地。"衣被四海"这个比喻特别生动,就像用慈悲的衣裳温暖覆盖整个世界,展现观音无差别的救度之心。

2. 圆融无碍的智慧
"方便智慧"指观音会根据不同情况用最适合的方式帮助众生,就像水倒入不同容器会自然形成相应形状。"无能障碍"四字特别有力,说明任何困难都挡不住她的救度,给人强烈的安全感。

3. 自由自在的境界
最后两句展现观音超然又亲切的形象:"独优游"不是孤独,而是指超越束缚的自在状态。称她为"观自在"特别巧妙——既能洞察世间苦难,又能保持内心洒脱,这种境界正是普通人向往的精神状态。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它把高高在上的菩萨形象,转化成可感可知的温暖意象:如阳光普照、如衣裳蔽体、如智者解困。最后落在"自在"二字上,暗示真正的慈悲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来自内心通透的自由。

释惟一

释惟一,法眼之孙。神宗时主嘉禾天宁寺(《宋诗纪事》卷九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