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雨泊

广川城北倚扁舟,寒色萧萧对驿楼。
过雨菰芦惊午梦,乘波凫鹭激中流。
长天积水千帆暮,斜日疏林五月秋。
指点津亭问前路,居人为说古瀛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河畔的宁静画面,读起来像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充满怀旧感。

诗人乘着小船停泊在广川城北,眼前的驿站小楼在雨后显得格外冷清("寒色萧萧"这个叠词用得妙,仿佛能听到风吹过空楼的声响)。中午想打个盹儿,却被雨打芦苇的沙沙声惊醒("惊午梦"三个字特别有生活感),抬头看见野鸭白鹭正在湍急的河水中扑腾。

后四句镜头拉远:黄昏时分,水天相接处无数船帆归来,明明是五月却因这场雨透着秋意("五月秋"这个矛盾修辞很精妙,写出夏日骤雨后的反常凉意)。最后诗人向路人打听前路,当地人热情地指着渡口,说起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瀛洲仙境——这个结尾突然给平凡的河景添了神话色彩,就像我们旅游时听当地人讲民间传说一样亲切。

全诗妙在把"等雨停"这件小事写得层次丰富:有近景特写(芦苇、水鸟),有远景勾勒(千帆、疏林),最后用神话传说点睛,让普通河泊有了穿越时空的韵味。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旅途中的偶然邂逅——一场雨、一个午觉、几句闲聊,组合成难忘的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