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雀化虹藏,又过了、今年冬序。
临水槛、寒潮绿减,夕阳红聚。
几处霜风催铚乂,谁家夜月鸣机杼。
更木兰、椒叶盖奚头,糟床注。
岂合在,他乡住。
岂合被,虚名误。
盼故山榛莽,先人邱墓。
已负耦耕邻父约,漫思弹铗侯门遇。
再休言、得意荐相如,凌云赋。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写的是作者在异乡漂泊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家乡的思念,还夹杂着对功名利禄的矛盾态度。

上半部分描绘了深冬时节的萧瑟景象:鸟雀消失,彩虹隐匿,水边的栏杆旁,潮水退去绿色消减,夕阳的余晖聚成一片红色。寒风中传来收割农具的声音,月光下谁家的织布机在响动。院子里木兰和椒叶盖着酒缸,酒正从糟床里流出。这些画面既写出了冬天的寂寥,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

下半部分直抒胸臆:我本不该在他乡漂泊,也不该被虚名所累。望着故乡的方向,那里草木丛生,先人的坟墓无人照料。我已经违背了和邻居一起耕作的约定,却还幻想着像冯谖那样在权贵门前弹剑求赏识。最后作者自嘲道:别再提什么像司马相如那样靠《凌云赋》获得赏识的得意事了。

整首词通过对比手法,将眼前景与心中情交织在一起。冬日萧瑟的景物烘托出作者的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与对功名的矛盾形成强烈反差。最后几句的自嘲尤其深刻,既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也流露出对追逐名利的反省。词中"岂合"(本不该)的重复使用,强化了作者的悔意和矛盾心理。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