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牡丹

香泥封箨接头新,幻出花王见早春。时节不须寒食候,工夫远胜洛阳人。

嫩黄蜡叶拳微皱,半醉宫妆粉未匀。恐怕晚风须爱护,罗帏遮却看频频。

现代解析

这首《早春牡丹》描绘了一株在早春时节提前盛开的牡丹,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牡丹的娇美和人们对它的珍爱。

开头两句写牡丹破土而出的新鲜感:带着香气的泥土还裹着嫩芽("箨"指笋壳,这里比喻新芽),牡丹却已早早绽放,仿佛花中之王提前登场。这里用"幻出"形容花开得突然又惊艳,像变魔术一样。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突出这株牡丹的特别:它不需要等到清明寒食节(传统牡丹花期),就超越了洛阳(牡丹名城)匠人的培育成果。具体描写花瓣像打蜡的嫩黄叶子微微卷曲,又像半醉的宫女妆容还没涂匀胭脂,用生活化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初绽牡丹的娇嫩与灵动。

最后两句转向人的反应:因为担心晚风伤害花朵,人们频频用纱帐为它遮风,又忍不住反复掀开欣赏。这个细节既写出牡丹的珍贵脆弱,又透露出人们"想保护又忍不住想看"的矛盾心理,让整首诗充满生活情趣。

全诗把牡丹拟人化,通过"花王""宫妆"等词赋予它高贵气质,又用"嫩黄""微皱""半醉"等词保留植物的自然生机,在早春的寒凉中营造出一股暖融融的观赏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