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征鞍

跃马沙场去,神京指日收。
鼓腾河岳动,刃迫鬼神愁。
顽寇当膺罚,书生岂望侯。
扶桑宜濯足,一笑挟吴钩。

现代解析

这首《重上征鞍》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战争诗,用直白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战士出征的激昂场面和必胜信念。

前两句"跃马沙场去,神京指日收"像电影开场:战士骑马奔向战场,自信很快就能收复京城。一个"跃"字让战马奔腾的画面跃然纸上,"指日收"三个字透着稳操胜券的霸气。

中间四句用夸张手法渲染军威:战鼓震得山河摇晃,刀光吓得鬼神发愁。这里把鼓声和刀剑的威力放大到能震动自然、惊动鬼神,比直接说"军队很强"更有冲击力。"顽寇当膺罚"像法官宣判,认定敌人必须受惩;"书生岂望侯"则突然转换角色,说文人从军不为封侯,只为正义而战,展现了纯粹的战斗动机。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把"在扶桑(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洗脚"和"笑着带刀"这两个不相关的动作拼在一起,制造出奇幻画面。既暗示要远征到天涯海角,又用日常化的"濯足"消解了战争的沉重,最后"笑带吴钩"定格成一个潇洒的战士剪影。

全诗像一组快节奏的战争镜头,没有凄风苦雨,只有马蹄、战鼓、刀光组成的进行曲。诗人把血腥战场写成充满英雄主义的冒险,用"笑""跃"这些轻快的字眼举重若轻,这种举着刀剑还能笑出来的气概,正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