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亭牡丹次子佩韵
托根依汉署,品色擅姚家。
仙种谁传谱,王封合用麻。
佩囊薰麝馥,妆镜洗铅华。
宠早争悬綵,怜迟密护纱。
误衔防野鹿,偷啄怪林鸦。
赩若疑交竞,嫣然岂自誇。
砌添苔色映,阑受樾阴遮。
烂赏真疑数,流光讵许赊。
为渠生百感,醉墨任横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末期,群花凋谢时牡丹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1. 开头:春天的结束,花儿都凋谢了,大家都在谈论和欣赏牡丹。
- 诗人通过“春晚群芳歇”开始,描述了春天即将结束,所有的花都凋谢了,唯独牡丹还在开放。接着“时情属此花”则强调了人们都开始谈论和欣赏牡丹。
2. 牡丹的生长环境和品质:牡丹生长在汉署(官署),花朵的色泽非常出色。
- “托根依汉署,品色擅姚家”意思是牡丹生长在官署这样的地方,它的颜色比历史上著名的姚黄还要出色。
3. 牡丹的珍稀和独特:有人质疑牡丹的来源,称它应该得到特别的保护和使用。
- “仙种谁传谱,王封合用麻”这部分提到有人怀疑牡丹的起源,认为它应该受到特别待遇和保护。
4. 赏花时的感受:佩囊中的香味和镜子中的牡丹,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 “佩囊薰麝馥,妆镜洗铅华”描述了佩戴牡丹香囊的香气,以及用镜子欣赏牡丹时的感受。
5. 牡丹的受宠和保护:人们早早地给牡丹挂上彩饰,用纱布精细地保护它。
- “宠早争悬綵,怜迟密护纱”表明人们早早地给牡丹挂上彩饰,并且用纱布仔细地保护它。
6. 保护措施:为了避免野鹿和麻雀偷食,人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 “误衔防野鹿,偷啄怪林鸦”这部分描述了人们为了防止野鹿和麻雀偷吃牡丹花而采取的措施。
7. 牡丹的自然之美:牡丹的颜色艳丽,但并不会过分炫耀。
- “赩若疑交竞,嫣然岂自夸”说明牡丹虽然颜色鲜艳,但它并不会过分炫耀。
8. 环境描写:牡丹周围环境的衬托,更加突出了它的美丽。
- “砌添苔色映,阑受樾阴遮”描述了牡丹周围的环境,周围的苔藓和遮挡的绿荫进一步衬托了牡丹的美丽。
9. 情感表达:赏花时的复杂心情和对牡丹的喜爱。
- “烂赏真疑数,流光讵许赊”说明人们在赏花时会产生复杂的心情,而这种赏花的时光是如此珍贵。
- “为渠生百感,醉墨任横斜”则表达了对牡丹的喜爱,直到喝醉了还任由墨水横斜。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和人们对它的喜爱。诗中不仅描绘了牡丹的自然之美,还表现了人们赏花时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