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再用韵》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哲理性的表达,向读者传达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首句“规摹广大理精微”,意思是说,事物的外在表现可能宏大广泛,但其中的内在原理却非常精细微妙。这就像我们看到的广阔天空和丰富的知识,它们看上去很辽阔,但真正理解它们背后的原理,却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
第二句“天末行云鉴里飞”,用天边的行云和镜中的倒影来比喻事物的本质和表面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像行云在天空中自由飘动,而镜子里的倒影则是镜面反射的结果,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可能看起来不同,但本质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
第三句“莫把空言看简册”,告诉我们要避免被表面上的空话所迷惑,而应该珍惜那些有价值的具体内容。这里提醒人们不要只听信表面上的空话,而是要注重实质性的内容。
最后一句“更知实理在宫闱”,意思是说,要真正了解事物的实质,需要深入探究,就像揭开宫廷的内幕后才能真正明白它的运作。这句话强调了深入探究的重要性,只有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中心思想:了解事物的本质需要深入探索,而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这对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都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深入思考,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