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感八十韵寄吴铭兼示林廷彦

病躯投浊嚣,影以梦相惜。
云沜纷毒芝,敢筹蹈海策?
市笼千头鱼,不及钓者百。
斗室能囿人,严于受鞭掴。
冬海无佳天,月时夜多黑。
草木爱精气,空山方敛迹。
羁人发数茎,迢递到霜白。
苦携寸铁刀,生死眩雕刻。
猛割诸造幻,孤心转生忆。
吴子天末楼,身亦异乡客。
林生养鸾羽,读书善将息。
大壑开远林,明翠落疏席。
捩槛雕鸢飞,照耀眼同碧。
雅音能怨悱,毋使系成癖。
两月经两别,流光水云掷。
敢遭天谪深,促骑入荒僰。
频过野女庐,觅价抱文襋。
掩蔽霜叶多,难避面颜赤。
径思回大帆,樯旗靳风色。
万湍喧耳根,引为愤声激。
愁云莽东驶,乱冈迥西画。
寸眼千里长,去与溟渤极。
蕴结谁述陈,吾党有肝膈。
今秋剡上民,抗税藐官檄。
虽伊顽无良,气实困搜剔。
蹈衅前车存,未思痛所革。
梃刃连八乡,蚩蚩遂甘贼。
土偶充行军,小创抵大厄。
肉食鲜上谋,但诫防堵力。
城下吾屋存,支枕畏寥夕。
药炉守欲烬,商笳惨相逼。
黔生集杞忧,讹言起纷绎。
渐讶乡邻稀,半作窖虫匿。
绕室顾亲孥,减饭坐无怿。
袖手吾计穷,巡檐听秋滴。
野鞠春莳苗,疏花井根坼。
倚户惟断镵,末由刈蓬虉。
苦此剩箧书,寝兴费钩棘。
颇虞咸阳烽,来火子云宅。
预谋及储粮,乾坤敢疑仄。
十月未栗烈,襆装赴行役。
寒飙欺叶舲,飘堕海门北。
海门如蹲羊,万茑刺颓甓。
广泬盘厉气,牂牱四周羃。
砉然鸣旱霆,不胫谢羁靮。
微命迫鸿毛,拂袖警砂砾。
穷洋出祅岛,鬨市鬼枯瘠。
石决垂手弓,铜钩挂髯戟。
群顽附游食,日糜数廪麦。
轻儇酿为忍,戾俗久沿积。
委传安土安,望已悔兹适。
鸱林匪逸巢,犹足迅归翮。
猝以野鹜招,巧赚置幽僻。
玉龙沈向渊,铁骊服之轭。
指皲琴愧调,灰冷转愁炙。
幸遇初鄂梅,川原照明婳。
强持冰雪心,隔牖与脉脉。
元历惊小寒,野马浩驰隙。
试险行瞿塘,终难怨蜀魄。
辄思吾党子,高歌气凌轹。
广坐集群俊,一篇鼓三击。
入掌颇黎樽,青深似莲菂。
屏烛短且继,冠缨醉可摘。
灵韬溯嵇阮,俯仰旷奚迫?
曾念歧路人,拥薪正尝檗。
聚首风雨佳,暌面海天隔。
欲知萧瑟况,但听夜鸿只。
迩闻困涸馀,次第就俘馘。
过江邻郡兵,撤屯散归籍。
屏南六诏峰,猿瘴洗赪壁。
庶免斯民离,饿为异乡骼。
祥光薄上穹,登楼目遥拭。
无恙彭泽门,亭亭柳阴直。
仰赖皇昊恩,慰及贱子臆。
藜藿供太平,乌容恋鸡肋?
归当坚闭关,守牝事元默。
陈此拉杂音,聊充雁足帛。
落照低乱鸦,烟渚晚生汐。
遥谅君子心,为予致凄戚。
凄戚杳何竟,横江卷芦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身处困境的文人写给远方朋友的内心独白,充满了漂泊之苦和对现实的忧虑。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困境与孤独
诗人开篇描述自己像病人一样被丢进喧嚣的浊世,只能与影子相伴。他用"千头鱼不及百钓者"比喻市井的拥挤与自己的格格不入,住在狭小房间比挨鞭子还难受。这些意象生动表现了他在异乡的压抑和孤独。

2. 对朋友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吴子"和"林生"是诗人的知己。他想象朋友吴子在遥远的高楼,林生像凤凰一样优雅地读书。这些美好想象反衬出诗人现实的凄凉,他只能靠回忆取暖。

3. 社会动荡的见证
诗人记录了亲眼所见的民间疾苦:百姓抗税、官府镇压、流言四起、邻居逃亡。他用"土偶充行军"讽刺官府敷衍了事,用"杞人忧天"形容百姓的惶恐,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图景。

4. 漂泊与挣扎
后半段描写诗人被迫远行的经历:乘着小船在寒风中飘摇,看到海门破败的景象,遇到形如枯骨的流浪者。他用"野鹜""玉龙"等比喻,表达自己像被骗入陷阱的鸟儿,才华被束缚的痛苦。

5. 精神寄托
即使在困境中,诗人仍保持着文人风骨。他回忆与朋友饮酒论诗、高谈阔论的场景,用"冰雪心"表明自己清白自守的决心。结尾处"闭门守静"的打算,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坚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大量生动比喻(如"万茑刺颓甓"形容破败建筑)营造出强烈的画面感
- 将个人遭遇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既有私人情感又有时代记录
- 在绝望中仍透露出文人特有的精神追求,展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一个漂泊者在乱世中的挣扎、忧虑和坚守,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友情和理想的珍视。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