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
秋雨何纷纷,百草冻欲烂。
曈眬不见日,黤暧犹未旦。
烟云杂澒洞,霄壤雨漫漶。
阡陌何由分,泾渭不复判。
怒触老木摧,响急猛兽散。
平陆鱼鳖飞,行客鸟鼠窜。
田禾藜莠兴,斗米衾裯换。
书生破茅屋,展转长夜半。
此时苍生忧,谁知几百万。
曈眬不见日,黤暧犹未旦。
烟云杂澒洞,霄壤雨漫漶。
阡陌何由分,泾渭不复判。
怒触老木摧,响急猛兽散。
平陆鱼鳖飞,行客鸟鼠窜。
田禾藜莠兴,斗米衾裯换。
书生破茅屋,展转长夜半。
此时苍生忧,谁知几百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连绵带来的灾难性场景,以及百姓的苦难。
开头写秋雨不停,百草都被泡烂,天空阴沉不见阳光,整个世界灰暗混沌。雨水泛滥,天地间一片模糊,连田间的道路都分不清,清澈的泾河和浑浊的渭水也混为一体,分不出界限。
接着写暴雨的狂暴:雨水猛烈冲击老树,树木被摧折;雨声如猛兽吼叫,吓得野兽四散奔逃;平地积水成灾,鱼鳖仿佛在空中游动;行人惊慌逃窜,像鸟鼠一样狼狈。
然后转向民生疾苦:农田被毁,杂草丛生,粮食短缺,一斗米竟能换一床被子;穷苦书生住在破茅屋里,辗转难眠,担忧着漫长的黑夜何时结束。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此时天下百姓的苦难,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呢?
核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成灾的景象,反映了自然灾害下百姓的艰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漠视百姓苦难的愤懑。
艺术手法:
1. 夸张比喻:如“平陆鱼鳖飞”形容积水严重,鱼鳖仿佛在空中游动,突出灾情之重。
2. 对比讽刺:斗米换衾裯,体现灾荒年代物价飞涨,百姓生活困顿。
3. 以小见大:通过书生夜不能寐的细节,反映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
语言风格:
诗句通俗直白,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暴雨肆虐、百姓流离的场景,感受到诗人的忧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