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书斋中的闲适场景,充满了宁静惬意的氛围。
前两句"蕉心展卷放高叶,藤蔓著花垂嫩梢"用植物生长来比喻读书的愉悦心情。芭蕉叶像展开的书卷一样舒展,藤蔓上垂挂着新开的花朵,这些自然景物都充满生机,暗示读书带来的精神愉悦。
后两句"笛簟一床书万卷,纸窗南北绿阴交"具体描写书斋环境。凉席上放着笛子和万卷书籍,纸窗南北两侧都是交错的绿荫。这些细节展现了读书人清雅的生活情趣:既能享受音乐,又能沉浸在书海中,还有自然绿荫相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夏日读书的闲适生活。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对书斋环境的刻画,自然流露出淡泊宁静的心境。诗中"绿阴交"的意象尤其巧妙,既写实景,又暗喻读书带来的精神荫庇。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