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参加同年(科举同届考生)聚会时的感慨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人生际遇的落差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四句写现实处境:老朋友们渐渐疏远,门前长满青苔,见面机会越来越少。幸好遇到一位星郎(对官员的尊称)的提携,自己才能勉强在官场有个依靠。"忝联桂籍"(惭愧地列在功名册上)透露出作者对自身境遇的不满足。
中间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朋友们像朝阳般大步走在光明的前路上,而自己却像黄昏独行的路人,抱怨着夕阳西下。这里用"鸣先路"和"怨落晖"的意象,生动展现了人生顺境与逆境的差别。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想象着朋友们在高台欢聚的场景,希望他们能体谅像乌鹊南飞般辛苦奔波的自己。这里的"乌鹊"既是自比,也暗含了对温暖归宿的渴望。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既为朋友高兴、又为自己伤感的复杂情绪。作者没有嫉妒朋友的成就,而是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窘迫,并希望获得理解。这种坦率中带着自尊的情感,让现代读者依然能产生共鸣。诗中"公方阔步"与"我独冥行"的对比,更是道出了人生路上常见的际遇差异,令人感慨。
陈德明
陈德明,字光宗,宁德(今属福建)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