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过永叔植慈竹义木於庭乃榜其堂曰慈义索

冬笋与霜堇,孝可使之生。
老槐与枯荆,义可使之荣。
芸芸天壤閒,何物非吾诚。
根心贯芽卉,影响於形声。
过君资孝友,早识真重轻。
一时东南彦,意气何相倾。
虚几隐天籁,深居观物情。
慈竹吾父子,义木吾弟兄。
夜檐月送影,昼户烟输晴。
与我一般意,乃和堂堂名。
竹根头{左角右戢}{左角右戢},下覆复上承。
木以同本故,叶叶皆相亲。
承覆匪强合,相亲谁使令。
兹有靡不有,斧斤日丁丁。
原言厚封植,岁晚长青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亲情和兄弟情谊如何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美好,就像用真诚的情感浇灌植物一样。

诗人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打比方:
1. 冬天冒头的竹笋和霜打过的野菜,因为子女的孝心就能生长;老槐树和枯荆条,因为兄弟的情义就能重新茂盛——说明真挚的感情能创造奇迹。
2. 把慈竹比作父子(竹根层层相护像父亲保护孩子),把树木比作兄弟(同根生的枝叶自然亲近),这种亲情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强迫。
3. 书房里能听到自然的声音(天籁),安静生活才能体会万物真情——说明要用心感受生活。

全诗核心是说:亲情就像阳光雨露,能让家庭像竹林树木一样茁壮成长。最后诗人祝愿这份情谊能像常青树一样经得起时间考验。全诗用家庭院落里的植物作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具体可感,温暖朴实。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