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陈玉叔)完成公务后返回南方的场景,展现了朝廷对他的认可和欢送氛围。
前两句写长淮(淮河)风平浪静、多条河流清澈,暗喻政治清明。陈玉叔入朝汇报工作,让皇帝很满意。"卧阁"两句说他既有地方官的政绩("循吏"指好官),又有文采才华("客卿"指受重视的官员),在京城也受尊重。
中间提到南方进贡的特产(包茅是祭祀用的茅草)已送达,朝廷设宴("鱼藻"指宴会)像周王在镐京宴请群臣一样欢乐。说明陈玉叔的差事办得漂亮,君臣关系融洽。
最后说朝廷自有高明策略("庙谟"指国家大计),陈玉叔的建言得到采纳。作者自称"东海王生",谦虚地说自己的赠别诗比不上陈玉叔的功绩。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历史典故和宴会场景,既赞美了陈玉叔的能力,又展现了和谐的君臣关系,最后以自谦作结,显得真挚得体。诗中"九河清""鱼藻欢"等意象生动,让严肃的官场送别显得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