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芜湖江行至采石 其一

万顷春江彻底清,天风不动镜泓澄。
画船安稳摇空翠,疑在琉璃地上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行的宁静美景,语言清新自然,读来如身临其境。

前两句"万顷春江彻底清,天风不起镜泓澄"用夸张的手法写江面之广阔清澈——春日的江水像被彻底洗净一般,没有一丝风浪,平滑如镜。这里"万顷"是虚指,强调视野开阔;"镜泓澄"的比喻让读者立刻能想象出那种通透平静的水面。

后两句"画船安稳摇空翠,疑在琉璃地上行"将视角转向行船体验:华美的船只稳稳前行,船身轻摇时仿佛搅动了空气中青翠的色泽。最妙的是最后一句的联想——江水太清澈平静了,船行其上就像在晶莹的琉璃地面滑行。这种超现实的比喻既突显了江水的特质,又给寻常的航行赋予了梦幻色彩。

全诗通过"镜面""琉璃"这些晶莹剔透的意象,构建出一个纯净无瑕的春日世界。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字里行间透露出陶醉于自然之美的愉悦。这种将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自然融合的写法,正是古典山水诗的魅力所在。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