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

似有楼台处,微闻钟磬声。
溪横前路绝,人在别峰行。
天远水云淡,春深花柳明。
如果解尘鞅,亲和法王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水画卷,充满禅意和超脱尘世的美感。

开头两句写诗人隐约看到远处有楼台,听到微弱的钟磬声,营造出一种似有若无的神秘感。这种朦胧的意境让人联想到深山古寺,暗示着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接着写溪水横断前路,人在另一座山峰行走,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行路的艰难。但"人在别峰行"又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暗示诗人不畏险阻,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五六句写远景:天空高远,水云淡薄;春意浓时,花柳明艳。这两句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开阔的山水空间,远近相映,色彩明丽,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生机。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如果能放下世俗的羁绊,就能亲近佛法的境界。这里的"尘鞅"比喻世俗的束缚,"法王城"指佛国净土。诗人通过山水之美的描写,最终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将山水之美与禅理完美融合,让读者在欣赏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洗涤和升华。

张祁

宋和州乌江人,字晋彦,号总得翁。张邵弟。以兄使金恩补官。负气尚义,工诗文。赵鼎、张浚皆器遇之,与胡寅交最善。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子张孝祥举进士第一,秦桧子埙第三,桧怒,讽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桧死获释。累迁直秘阁,为淮南转运判官,谍知金人谋,屡以闻于朝,峙粟阅兵,为备甚密。言者以张皇生事论罢之。明年敌果大至。祁卜居芜湖,筑堂名“归去来”。晚嗜禅学。有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