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漏新成 其二

风雨虽昏漏不移,百年应未失毫釐。
须知万户千门里,正得人间吉凶时(以上同上书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漏壶"(古代计时工具)作比喻,传递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真正的规律始终不变。

前两句说漏壶在风雨中依然精准,百年不差毫厘,就像人生中那些永恒不变的真理(比如因果规律)。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就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其实正在亲身验证着这些规律——你的每个选择都在造就吉凶祸福。

诗人用"计时工具"这个日常事物,巧妙揭示了三个层次: 1. 世界有客观规律(像漏壶一样精确) 2. 规律不受外界干扰(风雨不改其准确性) 3. 我们每个人都是规律的参与者(万户千门里的吉凶时刻)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把高高在上的"天道"拉回人间烟火中,提醒我们:所谓命运,就藏在买菜做饭、上班下班这些平凡选择里。就像现代人常说的"你怎样度过一天,就怎样度过一生",古人早已用诗的语言说透了。

程师孟

(1009—1086)宋苏州人,字公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历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州路刑狱,徙河东路。晋地山谷春夏多水,师孟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自江西转运使改知福州,治行为东南之最。累知广州、越州、青州,为政简严,痛惩豪恶,民为立生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