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食新龙眼

炎风吹人遍林谷,荔枝摘罢摘龙目。
一摘再摘味渐好,三摘四摘果全熟。
南山北山千万树,累累枝头几百斛。
剖房忽见骊珠明,脱手疑同金弹逐。
少焉一齧甘如饴,玉液琼膏盈口腹。
仙浆沁齿流绛宫,顿觉泠泠息烦燠。
闽潮之间种最佳,大如雀卵厚肌肉。
日尽数升饱欲死,已可忘饥辟五谷。
何妨久食驻红颜,犹胜长镵采黄独。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潮州地区采摘和品尝龙眼的欢乐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味觉诱惑。

开篇用"炎风吹人"带出夏日氛围,荔枝摘完紧接着摘龙眼,展现当地物产丰富的特点。诗人用"一摘再摘"到"四摘"的递进手法,形象表现果实逐渐成熟的过程,就像我们现代人看着水果一天天变甜那样自然。

中间部分精彩刻画了龙眼的美味:剥开果壳像发现珍珠,果肉弹润如金丸,咬下去甜如蜜糖,汁水充盈口腔。这些比喻既贴切又诱人,让读者仿佛能尝到那清甜滋味。"仙浆沁齿"的形容更是把吃龙眼的爽快感提升到神仙体验的高度。

诗人还特意点明潮州龙眼的优质特点:果肉厚实如雀蛋大小。夸张地说吃到撑也不愿停,甚至开玩笑说能当饭吃,这种夸张手法凸显了对家乡特产的自豪。最后还打趣说常吃能美容养颜,比吃野菜强多了,在幽默中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全诗就像一组生动的短视频:从采摘场景切换到特写镜头,再转到吃货的满足表情,最后以幽默自嘲收尾。没有刻意说教,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吃龙眼的快乐传递给读者,让人读着读着就不自觉咽口水。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