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安桥(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山川大类洛阳观⑴,雄冠中州镇万安⑵。
鳌驾几时填海缺⑶,鲸奔当日捲天寒⑷。
三千石骨工交磴⑸,廿一潮头约倒澜⑹。
读罢手书忠惠记,垂虹终古跨江干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壮观的万安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桥梁的非凡气势和历史意义。

首联将万安桥与洛阳的名胜相比,突出其在中原地区的雄伟地位。"山川大类洛阳观"是说这里的山水景色堪比洛阳的著名景观,"雄冠中州镇万安"则强调这座桥在中原地区的雄壮气势。

颔联用神话般的想象描写建桥之难。"鳌驾几时填海缺"借用巨龟背负大地的传说,暗示建桥如同填补大海缺口般艰难;"鲸奔当日捲天寒"则用鲸鱼奔腾的意象,表现建桥时惊涛骇浪的壮观场面。

颈联具体描写桥梁构造。"三千石骨工交磴"指用无数石块精心堆砌成桥墩,"廿一潮头约倒澜"则形容二十一个桥洞约束着汹涌的潮水,展现桥梁的坚固结构。

尾联提到"忠惠记"这一历史记载,赞叹这座如彩虹般的长桥永远横跨江面。"垂虹终古跨江干"用彩虹比喻桥梁,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对这座伟大建筑的永恒赞美。

全诗通过神话想象与现实描写相结合,既展现了万安桥的雄伟壮观,又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勇气。诗人用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这座横跨江面的壮丽建筑,感受到它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的永恒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