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令 节盦自梁格庄寄赠海棠、木瓜,樊云门纪以诗属余填词

幽馨细认,照絁衣冷澹,漫烧银烛。
笑伴匏卮秋色嫩,待嫁东风谁属。
铁欲生棱,奁宜渍粉,种异侯门绿⑴。
心同酸楚,美人遥隔空谷⑵。
太息暗换春华,情伤蔓抱,已误芳期卜。
愿报琼琚归永好,艳之绛都词曲⑶。
绮恨难灰,朱颜有药,莫向仙灵祝⑷。
诗肠纵瘦,杖头长此芬馥⑸。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朋友从远方寄来海棠和木瓜,作者睹物思人,借花抒怀的细腻情感。

上片(前八句): 1. 开头写夜深人静时,作者在昏暗的烛光下仔细端详这些花果。"幽馨"既指花香,也暗含思念的幽深。 2. "笑伴匏卮"用拟人手法写花果像含笑的美人,与酒器作伴。"待嫁东风"把花果比作待嫁少女,暗示美好易逝。 3. "铁欲生棱"三句用铁器生锈、妆奁染粉的意象,比喻花果独特的色泽,比贵族家的珍品(侯门绿)更特别。

下片(后九句): 1. 转入抒情:看到花果想起远方佳人,像隔着山谷般遥远。"心同酸楚"既指木瓜的酸味,也指内心的酸涩。 2. 感叹春光易逝,像藤蔓缠绕的伤感,已经错过了花开最好的时节。"蔓抱"既是植物特性,也暗指缠绵情思。 3. 最后转为豁达:虽然遗憾像烧不尽的柴火(绮恨难灰),但花果就像驻颜仙药,不必求神拜佛。即使写诗写瘦了,手杖上花果的香气也会长久陪伴。

全词妙处: - 处处双关:花果的物理特性(酸、香、色)与情感(心酸、思念、遗憾)自然融合 - 比喻新颖:把花果比作待嫁少女、驻颜仙药、不灭的火焰 - 情感跌宕:从细腻观察到深沉思念,最后以豁达收尾 - 生活气息:烛光、酒器、手杖等日常物品的运用,让抒情不显空洞

就像我们收到远方朋友寄来的特产,会想起对方一样,这首词把这种朴素情感写得既唯美又深刻,展现了文人特有的含蓄表达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