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刻画了王昭君远嫁匈奴时的复杂心情。
前两句像电影镜头:一位女子从华丽的楼阁垂下丝罗帘幕(垂罗下椒阁),抬起衣袖拂去异域的沙尘(举袖拂胡尘)。这两个动作既展现了她高贵的出身,又暗示她已身处陌生环境。
后两句转入心理描写:"唧唧"是叹息声,她手抚胸口叹息(唧唧抚心叹),最后一句点破原因——"蛾眉误杀人"。这里用夸张的说法:美丽的容貌(蛾眉)反而害了她,让她被迫远嫁。其实是在说,美貌成了政治牺牲品的无奈。
全诗妙在:
1. 用"垂罗""举袖"两个动作就勾勒出人物身份和处境
2. "唧唧"这个拟声词让叹息声如在耳畔
3. 最后一句反讽手法——常人追求的美貌,在这里成了悲剧根源
短短20字,既有画面感,又写出命运弄人的深刻主题,堪称古代"微小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