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郎中赴睦州

青山复渌水,想入富春西。夹岸清猿去,中流白日低。
美兼华省出,荣共故乡齐。贱子遥攀送,归心逐马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赴任的动人画面,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首联"青山复渌水,想入富春西"开篇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连绵的青山与清澈的江水相互映衬,让人联想到友人即将前往的富春江以西那片美丽的地方。这里用"想入"二字,既点明了友人的目的地,又暗示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美好想象。

颔联"夹岸清猿去,中流白日低"继续写景,但更添动感。两岸猿声渐渐远去,江心的太阳缓缓西沉。这两句通过猿声的远去和白日的西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到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氛围。

颈联"美兼华省出,荣共故乡齐"转而赞美友人的才华和荣耀。友人从中央机关(华省)外放地方,既是美事,又能为家乡增光。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友人仕途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友人才能的钦佩。

尾联"贱子遥攀送,归心逐马蹄"直抒胸臆。诗人谦称自己为"贱子",表达了对友人的敬重。"遥攀送"三字生动表现了依依惜别之情,而"归心逐马蹄"更是巧妙:诗人的心似乎随着友人的马蹄声一同远去,既写出了送别的不舍,又暗含对友人早日归来的期盼。

整首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友情的真挚表达。诗人通过青山绿水、猿声落日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送别场景,让读者感受到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