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矶脑

削壁临江势欲倾,丹砂蘸叶一江明。
囊中正有鹅溪绢,只少黄筌为写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带点遗憾的江边风景画,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景:陡峭的悬崖像要倾倒般压向江面,阳光把枫叶染得通红,倒映得整条江水都在发光。这里用"丹砂"(朱砂颜料)比喻红叶,既显色彩浓烈,又暗含画家视角。

后两句抒情:诗人兜里带着名贵画绢(鹅溪绢是唐宋顶级画布),却遗憾找不到黄筌(五代画鸟大师)这样的高手帮他把眼前美景画下来。这种"有好纸没画家"的感叹,反而更突出了景色的惊艳——美到让人迫切想永久留存。

全诗妙在把"看风景"写成"想画画"的过程:从震撼的视觉冲击(悬崖红叶),到艺术冲动(掏画绢),再到求而不得的怅然。我们读的时候,不仅能看见江景,还能感受到诗人那种"手机拍不出眼前美景"的现代人式烦恼,非常真实有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