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空灵朦胧的庐山溪景,用最简练的20个字构建出动静相宜的山水画卷。
前两句"溪中一片云,分作千林雨"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溪水上漂浮的云雾一个特写,接着云雾化作万千雨丝洒向山林。这里用"一片"到"千林"的数量级跳跃,既写出云雾变幻的壮观,又暗含庐山湿润的气候特点。
后两句"惟闻溪流声,不见溪流处"突然转入听觉体验。明明听到哗哗流水声,却因浓雾遮蔽找不到溪流踪迹,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描写,比直接写溪流更凸显云雾的浓重。诗人站在雾中听溪的体验,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湿润的凉意和神秘感。
全诗妙在"藏"的艺术:藏溪流于云雾,藏笔墨于白描。不写山而山在雾中,不写人而人在听溪,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画面更有想象空间。就像中国传统水墨画留白的意境,简单的文字勾勒出无穷的山水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