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生动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们常常被表面的东西迷惑,忽略了真正宝贵的事物。
"尘尘井觑驴"描绘了一个画面:井底之蛙(驴)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却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这里的"尘尘"暗示我们被琐碎小事蒙蔽了双眼。
"莫怪目区区"是说不要责怪自己眼界狭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常常只关注眼前的小利益("妄迷争瓦砾"),就像为了一块碎瓦片争吵不休。
最后一句点明主旨:我们沉迷于追逐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时(瓦砾),反而错过了真正珍贵的"夜明珠"——可能指内心的智慧、生命的真谛,或者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像一位智慧老人,用驴子看井、捡瓦片的形象告诉我们:别被眼前的小利益迷惑,要抬头看见生命中真正闪光的珍宝。这种把深刻道理藏在日常比喻中的写法,既亲切又有启发性。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