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主事(奉使没于江右)

伊人蚤岁富才猷,郎署名成正黑头。
忠孝未酬君父德,风霜俄报柳蒲秋。
半窗孤月皇华节,万里长江旅衬舟。
好在泉台休抱恨,承家有子习箕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一位姓李的官员(主事)的悼亡诗。这位李主事奉命出使时在江西(江右)去世,诗人通过文字表达了对他的惋惜和安慰。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才华与仕途(前四句): - 开头说李主事年轻时就有出众的才能("富才猷"),年纪轻轻就做了官("正黑头"指头发还黑,说明年轻)。 - 但这样一位有前途的官员,还没来得及报答君王和父亲的恩情("忠孝未酬"),就像蒲柳遇到秋霜一样突然去世了(用植物突然枯萎比喻英年早逝)。

2. 死亡场景(中间两句): - 描写他死时的凄凉:在出使途中("皇华节"指奉命出使),只有半窗月光作伴;他的棺材("旅衬")孤独地漂浮在万里长江上。这两句画面感很强,突出客死他乡的悲凉。

3. 安慰与寄托(最后两句): - 诗人劝慰逝者:在九泉之下不必遗憾("泉台"指阴间),因为你有能继承家业的儿子("习箕裘"指学习父亲的事业)。这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也是全诗情感上的转折——从悲伤转为宽慰。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 - 用"蒲柳秋霜""孤月长江"等自然意象烘托悲伤 - 先写才华再写早逝,形成强烈反差 - 最后落脚到"有子继承",让哀伤中透出希望 - 全诗结构严谨,从生平到死亡再到安慰,层层推进

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既能感受到诗人对同僚逝去的痛惜,也能体会到古人看重家族延续的传统观念。虽然是为官员写的悼诗,但其中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