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病中无聊时的所思所感,用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贫病交加的困境,却透着一股超然的豁达。
前四句写现实困境:夏天本该炎热,但空荡荡的书斋冷得像冰窖(说明生病体虚怕冷)。穷得没米下锅,只能厚着脸皮向邻居和尚借粮("溷"是打扰的意思)。走投无路时渴望有人帮一把,但人生经验告诉自己——做事笨拙的人总要多吃苦头("三折肱"指多次摔断手臂才能成为好医生,比喻经验来自教训)。
中间两句用生动的画面写病中观察:风停时看见风筝在空中摇摇欲坠("跕跕"形容不稳的样子),夕阳下蚊虫成群乱飞(用生僻字描写蚊子嗡嗡声)。这些细微景象平时不会注意,病中静卧反而看得真切。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虽然病痛缠身,但作者认为这具生病的身体并非真正的自己(像闰月不算正式月份)。于是躺着欣赏终南山——看那层层青翠的山色多美啊!在困顿中把目光投向远方美景,表现出超越病痛的精神境界。
全诗妙在把穷病写得毫不凄惨,反而通过"看风筝""数蚊子"这些无聊小事,最后升华到"卧看南山"的洒脱,让人感受到:身体可以生病,心灵依然自由。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