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山岩昔有僧结庵此山中诵法华经野雉日一集听之至终卷乃去率以为常忽数日不至山下有妇人产子腰胁间馀雉毛数寸寺有石纪其事

顽石解首肯,老松闻肘回。
野鸟集隅坐,听法时一来。
山僧古佛徒,一龛寄岩隈。
哀此堕卵状,点砾妙夺胎。
休去复歇去,呱呱见啼孩。
独此腹胁馀,斑斑尚毰毸。
精通日月贯,义动金石开。
异事垂千年,仆碑卧苍苔。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有个和尚在雉山岩修行念经,野鸡天天来听,听完一整部《法华经》才飞走。后来野鸡突然消失几天,山下就有妇人生了个腰上长野鸡毛的孩子。寺庙里还有块石头记录这事。

前四句用拟人手法写环境:石头像在点头,老松树像在转身,野鸟像学生听课一样准时来。这些描写让深山修行场景活灵活现。

中间六句讲故事转折:和尚像古佛般住在山崖,野鸡突然不来了("堕卵"暗示转世),山下妇人却生下带羽毛的孩子。用"点砾妙夺胎"这种神奇比喻,说石头记录像点石成金般奇妙。

后六句写神奇延续:孩子哭声证明轮回,腰间羽毛是前世印记。用"日月贯""金石开"形容这种感应超越自然,连金石都能感动。最后说千年奇事只剩倒伏的碑石,给人沧桑感。

全诗把佛教轮回思想藏在山村奇谈里,用"野鸡听经转世"的意象,把玄妙佛理说得生动有趣。最妙的是结尾那块倒在青苔里的石碑,让神奇传说有了岁月沉淀的真实感。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