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秋感时客龙江 其三

无故干戈动,元元骨未寒。
屠民兵最勇,御侮将偏难。
厚重怀周勃,糊涂笑吕端。
谁能诛酷吏,功甚破乌桓。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乱世为背景,用直白的语言揭露了军阀混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首联"无故干戈动,元元骨未寒"直接点明战争的无情——战火突然燃起,百姓的尸体还没凉透。这里用"元元"(老百姓)和"骨未寒"形成强烈对比,突出战争的残酷。

颔联"屠民兵最勇,御侮将偏难"讽刺了当时军队的荒唐:杀自己百姓时格外勇猛,抵御外敌时却畏缩不前。这种反差揭示了军阀只顾内斗、不顾民族大义的丑态。

颈联用历史人物作比:"厚重怀周勃"是期待能出现像汉代周勃那样稳重可靠的将领;"糊涂笑吕端"则讽刺当时官员像北宋吕端一样看似糊涂(实则暗指他们真糊涂)。这两句透露出对领导者的失望。

尾联"谁能诛酷吏,功甚破乌桓"发出强烈呼吁:比起对外作战,更应该严惩那些欺压百姓的酷吏。这里用汉代抗击乌桓的典故作对比,强调肃清内部腐败比对外战争更重要。

全诗语言犀利,像一把匕首直指时弊。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字都饱含血泪,既有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也有对统治者的愤怒谴责。这种敢说真话的勇气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