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南海神庙百韵
近与日本琉球通,暹罗一发青迷濛。
古城吕宋远霭笼,浮沈出没蛟涎中。
海壖古庙形崇隆,雕锼榱桷碧映彤。
屏张屈戌嵌玉璁,罘罳耀日黄金镕。
庭荫松柏兼梧桐,龙蛇画壁流春渱。
昌黎碑版赑屃穹,有神爵贵逾三公。
千年保障怜群蒙,膏腴万亩波勿攻。
民居安堵百福总,射潮不用钱镠弓。
胎生卵息水族洪,代天资化庖厨供。
焰腾煮海红云烘,利周鼎鼐神罔恫。
神之去兮乘两龙,祥飙闪烁灵旗熊。
巡行洲澳职靖共,下视商贾千樯冲。
东达朝舞齐鲁封,流沙西渡波涛汹。
八闽三折声沨沨,辽阳往复春历冬。
平舟稳舵人无恟,讴歌咸戴神帡幪。
中有彩鹢如飘蓬,陆离直继波斯踪。
浑天仪制轩辕铜,漏壶箭捧金衣童。
验时辨刻规矩重,酒器百巧呈玲珑。
为舟为马为鸣钟,灵机旋运夺鬼工。
织毛组羽鲛女缝,七襄鸳锦龙绡红。
沈檀苏合浮香浓,珊瑚七尺夸石崇。
玻璃黛碗镂芙蓉,夜珠照乘气似虹。
纷纭杂沓笥笈宾,充庭列陛临重曈。
惟神呵护来无穷,鲸鲵久靖岛息烽。
沿流妥帖排艨艟,分哨会哨部伍忠。
神为鞭策无疏慵,童男丱女灵未终。
须臾导至蓬莱峰,金银台上宴赤松。
六鳌背负山巃嵷。
琴高戏水鱼噞喁。
来朝走马还故宫,神之来兮景曈昽。
肥遗罔象恍惚逢,森罗鬼怪执戟雄。
夜叉噀血头竖棕,巫箫社曲喧村翁。
马援铜鼓敲鼕鼕,舵师估客礼拜恭。
黄蕉丹荔琥珀醲,花砖鸡骨卜吉凶。
肩摩踵接声聚蜂,国家岁祀牲牺隆。
聿逢庆典加虔丰,六师挞伐平西戎。
帝曰都哉宣朕衷,春帆细雨来使■({舟卬})。
使敬告神神鞠躬,谓釐海甸臣祝融。
未能执殳效微功,雨露宠锡惊瞆聋。
手招阳侯观礼容,冯夷尾入天吴从。
醉饱舞蹈欢忭同,天威咫尺肃且雍。
迢遥望阙三呼嵩,我昔盱眙策短筇。
岳渎庙内神明聪,玉旒鷩冕垂华虫。
徘徊广厦闻钟镛,支祁铁絙横复纵。
汤汤洪泽涛撞摏,廿年惊悸遥心胸。
况今溟澥川所宗,扶胥赫濯神肤庸。
乾端坤倪云翳空,沐日浴月光冲瀜。
豁达眼界开昏瞢,海晏作颂时熙雍。
淋漓染翰元气充,岂类瓮牖嘘蠮螉。
从兹破浪乘长风,扶摇万里鹏飞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古老海神庙,展现了海洋的壮阔与神秘,以及人们对海神的敬畏与感恩。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海洋的壮阔与神秘 诗的开头描绘了浩瀚的海洋,连接着日本、琉球、暹罗(泰国)、吕宋(菲律宾)等远方国度,展现出海洋的广阔和神秘。诗人用“蛟涎中”“迷濛”“远霭笼”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海洋深处隐藏着无数未知的故事。
2. 海神庙的庄严与华丽 诗中详细描写了海神庙的建筑和装饰:高大的庙宇、精美的雕刻、金色的装饰、松柏梧桐的庭院、画壁上的龙蛇图案,甚至还有唐代韩愈(昌黎)题写的碑文。这些描写突出了神庙的庄严和神圣,也反映了人们对海神的崇敬。
3. 海神的庇佑与功德 诗人歌颂海神保佑沿海居民安居乐业,免受风浪侵袭,让渔民和水手平安归来。诗中提到“射潮不用钱镠弓”,暗指海神的力量比传说中的吴越王钱镠(曾用弓箭射退潮水)更强大。此外,海神还掌管海洋资源,为人们提供丰富的渔获和贸易机会。
4. 海上贸易与异域风情 诗中描绘了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商船往来如织,远至波斯(伊朗)的商人也带来奇珍异宝,如浑天仪、漏壶、珊瑚、玻璃器皿等。这些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以及海洋带来的财富和文化交流。
5. 祭祀与庆典的热闹场景 诗的结尾部分描写了人们祭祀海神的盛大场面:铜鼓声声、巫箫社曲(民间音乐)、村民欢聚、舵师商客虔诚礼拜。人们用黄蕉、丹荔、美酒等供品感谢海神,并通过占卜祈求平安。这些场景生动展现了民间信仰的活力。
6. 诗人的感慨与愿景 诗人回顾自己曾游历名山大川,感叹海神的威德远超其他神明。他希望能乘长风破万里浪,像大鹏一样翱翔于天地之间,表达了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精髓与魅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融合了写实与想象,既有对海洋、神庙、贸易的生动描写,又有对海神功德的浪漫歌颂。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磅礴的语言,展现了海洋的壮美、神庙的庄严、人神之间的互动,以及古代海上贸易的繁荣。全诗气势恢宏,充满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读来令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