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松山

小磴容深坐,苔连醉客茵。
晚风松落子,晴日草浮春。
石逼孤支屋,桥危侧过人。
回看双屐路,又见落花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里在松山间漫步的闲适画面,充满了自然意趣和悠然自得的情调。

开头两句写诗人找了一块布满青苔的石凳坐下,苔藓蔓延到醉客(可能指诗人自己)的坐垫上。这里用"苔连醉客茵"的细节,既展现了山林的幽静,又暗示诗人微醺的放松状态。

中间四句是诗中最生动的部分:晚风吹过松林,松果簌簌落下;阳光下的青草仿佛浮动着春意。山石间孤零零立着一间小屋,险峻的小桥需要侧身才能通过。这些画面像一组电影镜头,有声音(松子落)、有色彩(晴日草色)、有空间感(孤屋、险桥),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写诗人回头看来时路,发现落花又添新痕。这个结尾很巧妙,既点明时间是春天,又暗示诗人已经在此流连许久,连落花都换了新的一批。用"双屐路"(脚印)和"落花新"的对比,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慨。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勾勒的山水小品。诗人通过坐、看、行、回望这几个简单动作,把松林的幽静、山路的险峻、春日的生机都自然地串联起来。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相处的闲适心境——能注意到松子掉落、苔藓蔓延这些细微动静的人,一定拥有难得的宁静与自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