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诗十五首 其三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澧沅澬湘,大江风忽怒。
起我舟如叶,轻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
坑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
争如飞鹅车,炮打雎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鬇鬡。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鬇鬡一作狰狞。)。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澧沅澬湘,大江风忽怒。
起我舟如叶,轻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
坑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
争如飞鹅车,炮打雎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鬇鬡。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鬇鬡一作狰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惊险的江上航行经历,用生动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狂暴和人类的渺小。
开头用"九座山像马头奔向洞庭湖"的比喻,展现群山连绵的壮观景象。诗人乘着小船从山下经过,庆幸此刻风平浪静。但很快情况突变——当船行至几条大江交汇处时,狂风突然发怒,把小船像树叶一样抛上抛下。船身时而冲上浪尖如登千丈高坡,时而跌入浪谷如坠千丈深坑。
最精彩的是描写巨浪与山崖搏斗的场景:诗人把浪花比作古代攻城用的"鹅车"撞击城墙,又比作发怒的白狮子在山脚下张牙舞爪。这些比喻既形象又震撼,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惊涛拍岸的骇人场面。
最后诗人死里逃生,才发现船里早已一片狼藉——坐垫全湿了,杯中的热汤也打翻了。这个生活化的细节描写,与之前的惊险场面形成强烈反差,用最朴实的方式道出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全诗通过由静到动、由平稳到险境的强烈对比,用通俗的比喻把抽象的危险具体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