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三兄自甘至郑扶病赴扬赋此送别

谈笑究何长,揖别难徐徐。雁行又南北,从此埙篪殊。

忆昔事亲日,承颜欢有余。忽忽几经年,各作风尘驱。

儿女及婚嫁,疾病须匡扶。入门向问讯,叹息言清臞。

瞻彼田舍子,岂复离斯须。贵者不如贱,反为仕所拘。

寒月照征程,秋风吹短裾。相持一樽酒,渺渺何愁予。

愿言各努力,弗虑功名虚。富贵我亦易,充盈人所虞。

行成身当退,松菊可自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兄弟分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亲情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最后以豁达的心态互相勉励。

1. 兄弟情深,难舍难分
开头直接写兄弟俩平时谈笑风生,现在却要慢慢作别。"雁行南北"比喻兄弟像大雁一样各奔东西,"埙篪殊"(古代两种合奏乐器)更强调从此不能相伴的遗憾。诗人回忆起从前一起侍奉父母、共享天伦的温馨日子,对比现在各自为生活奔波,连儿女婚嫁、家人生病都难以互相照应,读来令人心酸。

2. 平凡生活的珍贵
诗人看到田间劳作的普通人("田舍子")虽然贫贱,却能时刻与家人相伴,反衬出做官之人的身不由己。"贵者不如贱"这句非常直白有力,道出了功名富贵背后的代价——失去自由与亲情。寒月秋风中的送别场景,更添凄凉。

3. 豁达的劝慰
最后诗人举起酒杯劝解:别太在意功名是否虚妄,富贵对我来说容易得到,但太圆满反而招人嫉妒。他建议兄弟功成身退,像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与松菊为伴自得其乐。这种看透世事的洒脱,既是对兄弟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开解。

全诗亮点
- 用"大雁""乐器"等比喻让离别更形象
- "贵者不如贱"这种反差金句发人深省
- 结尾的退隐思想延续了陶渊明式的文人传统
- 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容易引起现代人对"事业与家庭平衡"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