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鼎湖峰的孤峰,用简洁的画面传递出它的独特气质。
前两句"不见青莲花落时,鼎湖惟有白云归"是说:这里看不到莲花凋落的景象,只有白云静静地飘过鼎湖。这里用"青莲"暗示佛教的清净,而"白云归"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让人感觉这座山峰似乎不属于凡间。
后两句"一峰孤立如天柱,若较灵岩具体微"直接描写山峰的形态:它像一根撑天的柱子独自耸立,虽然比不上灵岩山那样宏大,却自有一番精妙。这里用"天柱"的比喻突出了山峰的挺拔气势,而"具体微"则点出它虽小却精致的特质。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白云归"这样动态的描写,让静止的山峰有了灵气
2. 通过和"灵岩"的对比,反而突出了这座孤峰的独特魅力
3. "天柱"的比喻既夸张又贴切,让人瞬间能想象出山峰的雄伟姿态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对这座孤峰的赞叹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