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碓夜鸣

荆玉渺夷旷,家家事生业。
中有济世人,临流安野碓。
截竹驾回轮,六月洒飞雪。
春出万斛珠,捣碎一溪月。
达旦凡几周,循环声哽咽。
洗甑具晨炊,鼓腹颂洋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水碓劳作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朴素的生活美感和劳动智慧。

开篇"荆玉渺夷旷"用玉石比喻清澈的溪水,展现开阔的乡野景象。村民们各自忙碌生计,而诗中的主角却是个特别的人——他在溪边架设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用竹制水轮带动装置,让洁白的水花像六月飞雪般四溅。

"春出万斛珠"是诗中最妙的想象:经过整夜劳作,稻谷变成珍珠般的米粒,而水碓的捣击仿佛把倒映在溪水中的月亮也捣碎了。这里把平凡的舂米过程写得充满诗意,月光、水花、米粒交织成梦幻的画面。

最后两句写实又温馨:天亮了,村民用新米做饭,吃饱后满足地称赞。全诗通过水碓这个意象,把机械的劳作声、飞溅的水花、破碎的月光、飘香的米饭串联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中劳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最动人的是那份简单劳作中蕴含的诗意——连冰冷的机械(水碓)在诗人笔下都仿佛有了情感,发出"哽咽"声,与自然融为一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