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雨中江南的春日景象,以及诗人细腻的生活感受。
前两句"梨花白白柳条青,闭阁焚香奈雨声"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典型的江南春景:雪白的梨花与嫩绿的柳条形成鲜明色彩对比。诗人独自在阁楼里焚香静坐,却被连绵的雨声扰乱了心境。"奈"字透露出对雨天的一丝无奈。
后两句"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点出时节——明天就是清明节。诗人认为江南的习俗本适合晴朗天气(寒食清明有踏青习俗),暗示雨天破坏了节日氛围。这里的"只宜晴"既是对当地气候的观察,也流露出对晴好天气的期盼。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梨花、柳条、焚香、雨声等意象,将视觉、嗅觉、听觉感受融为一体,在简单景物描写中寄托了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和对节令气候的敏感。最后看似平淡的感慨,实则包含着对江南春日独特风味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