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山水生活图景,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
前两句"隐约山光到户,萧疏竹影侵窗"像两个慢慢拉近的镜头:先是从远处看到朦胧的山色悄悄漫到门前,再拉近到窗前,几枝稀疏的竹影正轻轻探进窗棂。这里用"到户"和"侵窗"两个动词,把静止的景物写得活灵活现,仿佛山光和竹影都有了生命,主动来与人亲近。
后两句"昼静几声啼鸟,夜深一枕寒江"通过声音和想象拓展了意境。白天的安静被偶尔的鸟鸣打破,反而更显幽静;夜深人静时,躺在枕上仿佛能听到远处江水流淌的声音。"一枕寒江"这个写法特别巧妙,把无形的江水声和实实在在的枕头联系起来,让读者似乎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凉。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诗人不直接写自己的心情,但通过山光、竹影、鸟鸣、江声这些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远离尘嚣的惬意。特别是"昼静"与"夜深"的对应,构成完整的一天,暗示这种宁静不是偶然所见,而是日常生活的常态。
这种用简单景物传递深远意境的写法,就像现在用手机拍下一角风景却能引发无限遐想,不需要华丽词藻,真实自然的描写反而更能打动人心。
何致
何致,生平不详。《永乐大典》次张汉彦前,姑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