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得家书

走马归来稍自宽,愁边萧索汉庭冠。
葵榴不落千枝净,风雨频生六月寒。
客到庭阶惊自出,书传兄弟泪难看。
两乡白发关河阻,日日江鸿愧羽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人在雨中收到家书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漂泊在外的愧疚感。

开头两句写诗人骑马归来,心情稍微放松了些,但看到官帽(汉庭冠)又想起公务在身的忧愁。"愁边萧索"四个字把那种孤独压抑的感觉写得很传神。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表达思念: - 院子里的葵花和石榴虽然没凋谢,但被雨水洗得干干净净,暗示诗人内心空落落的。 - 六月的风雨带来寒意,其实是写心里发凉。 - 客人来访时自己惊讶地出门迎接,这个细节特别真实,说明平时很少与人来往。 - 读到兄弟寄来的家书时眼泪止不住,连信纸都看不清了,这种想家想到哭的体验很多人都有共鸣。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 - "两乡白发"指自己和家人都在变老,却被山河阻隔不能相见。 - 每天看到江上的大雁飞来飞去,就觉得自己还不如大雁能自由飞翔回家,这种愧疚感特别扎心。

整首诗就像一封穿越时空的家书,用雨景、大雁这些日常景物,把在外打拼的人对家人的思念写得特别真实。现在很多在外工作的人读到这首诗,可能也会想起自己收到家人消息时那种又温暖又心酸的感觉。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