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揭曼硕监丞

玉皇案吏来青冥,夜捧紫诏飞云軿。天章绚烂五就采,光气直向奎躔明。

雄才独擅燕许手,照世奕弈垂高名。大篇舂容金玉振,醉墨光怪云烟生。

门人执笔漱芳润,变化总作中朝英。嗟余观光老宾客,瓣香仰止怀生平。

焦桐倘许奏流水,古意或可追䪫韺。顾公风谊薄霄汉,邂逅定见双瞳青。

西清邃阁不可近,何日暂借蓬瀛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揭曼硕的高官(监丞)的赞美诗,充满了对才德兼备之人的敬仰之情。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神仙般的形象塑造 诗人用"玉皇案吏""夜捧紫诏"这样的比喻,把揭曼硕比作从天庭下凡的仙官,说他带着皇帝的诏书驾云而来。这种夸张的描写突出了对方身份尊贵、气度不凡。

2. 才华与成就的赞美 诗中称赞揭曼硕的文章像"天章绚烂"般华丽,书法墨宝能生出"光怪云烟",把他比作唐代著名的文章大家燕许(指燕国公张说、许国公苏颋),强调他的文采和成就在当代首屈一指。

3. 师生传承的欣赏 提到揭曼硕的门生们在他的教导下都成为朝廷栋梁,像芬芳的笔墨滋养出优秀人才,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培养后辈的功德。

4. 诗人自我情感的流露 后六句转为诗人自述:作为一位老宾客,他怀着敬仰之心,希望能像古琴奏流水般与揭曼硕心灵相通。最后表达想与对方相见却难以接近的遗憾,用"蓬瀛"(仙境)比喻揭曼硕所在的官署,显得既向往又惆怅。

全诗通过神话色彩、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的层层渲染,既展现了揭曼硕的非凡气度,又传递了诗人真挚的仰慕之情。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可望不可即"的微妙心理,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文人之间那种含蓄而深厚的情谊。

周权

处州人,字衡之,号此山。磊落负隽才。工诗。游京师,袁桷深重之,荐为馆职,弗就。益肆力于词章。有《此山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