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槛吟

折槛当年世丈夫,上方谁肯借昆吾。
虽然未克诛奸佞,万古人臣可范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历史故事,歌颂了一位敢于直谏的忠臣。

第一句“折槛当年世丈夫”:说的是汉朝一位叫朱云的大臣,他为了劝谏皇帝杀掉奸臣,死死抓住宫殿的栏杆不放,连栏杆都折断了。这里用“世丈夫”称赞他是顶天立地的好汉。

第二句“上方谁肯借昆吾”:朱云当时请求皇帝赐他一把“昆吾剑”(传说中的宝剑),想亲手除掉奸臣。但皇帝没有答应,这句暗含无奈——忠臣想除恶,却得不到支持。

第三句“虽然未克诛奸佞”:虽然朱云最终没能成功杀掉坏人,但他的行为依然了不起。

最后一句“万古人臣可范模”:诗人总结说,朱云这种不顾个人安危、坚持正义的精神,永远是所有官员的榜样。

核心思想
这首诗不是单纯讲历史,而是借古喻今。它告诉我们:
1. 正直需要勇气——像朱云这样敢和皇帝硬刚的人很少;
2. 正义未必立刻胜利,但精神能流传千古;
3. 真正的榜样不在于是否成功,而在于是否敢于行动。

普通人读这首诗,能感受到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力量,激励我们在生活中坚持对的事,哪怕暂时看不到结果。

金朋说

金朋说,字希传,号碧岩,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从朱熹学。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初为教官,后于知鄱阳时值庆元党禁,归隐于碧岩山,时人比之陶潜。有《碧岩诗集》二卷,明万历间裔孙金袍曾刊刻。事见本集卷首宋范宽、明金大绶序。金朋说诗,以清抄《碧岩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明显舛误酌作校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