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其三 和王常令双莲堂
翠盖千重,青钱万叠,雨馀绿涨银塘。
藕花无数,高下斗芬芳。
浑似华清赐浴,温泉滑、洗出真香。
何妨更,合欢连理,高压万芝祥。
风流,贤太守,当年奏瑞,盛事名堂。
好是琉璃池上,一片宫妆。
况有薰风解愠,流霞泛、丝竹成行。
依莲暇,联珠唱玉,应不愧金相。
藕花无数,高下斗芬芳。
浑似华清赐浴,温泉滑、洗出真香。
何妨更,合欢连理,高压万芝祥。
风流,贤太守,当年奏瑞,盛事名堂。
好是琉璃池上,一片宫妆。
况有薰风解愠,流霞泛、丝竹成行。
依莲暇,联珠唱玉,应不愧金相。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绝美画卷,同时暗含对地方官员政绩的赞美。全词用色明艳、比喻生动,读来仿佛能闻到荷香、听到丝竹之声。
上阕(前半部分)像用高清摄像机拍摄荷塘特写:
1. 开篇用"翠盖千重"形容荷叶像无数翡翠伞盖,"青钱万叠"写新出水的嫩荷叶像铺满水面的铜钱,雨后池塘绿波荡漾的场面立刻鲜活起来。
2. "藕花无数"到"洗出真香"这段最精彩,把盛开的荷花比作杨贵妃在华清池沐浴后的美人,既写出荷花的娇艳欲滴,又暗含香气袭人。用历史典故来比喻自然景物,显得别致有趣。
3. 最后用"合欢连理"形容并蒂莲,说它们比普通灵芝更祥瑞,既写实又带吉祥寓意。
下阕(后半部分)转为全景镜头,加入人文气息:
1. "风流贤太守"直接点明写作对象,用"琉璃池""宫妆"继续强化荷塘的华丽感,暗喻治理有方。
2. "薰风解愠"用暖风消暑的自然现象,隐喻官员仁政消除百姓烦忧。"流霞泛"指晚霞映照的宴饮场面,丝竹声声的画面充满动态美感。
3. 结尾"联珠唱玉"形容宾主吟诗作赋的雅集,用"金相"(精美金器)作比,既夸才华又暗合"双莲"主题。
全词巧妙之处在于:
- 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交织,荷塘既是观赏对象,又是政通人和的象征
- 处处双关,"双莲"暗合宾主双方,"连理"喻示和谐关系
- 调动视觉(翠盖青钱)、嗅觉(真香)、听觉(丝竹)、触觉(温泉滑)等多重感官体验
就像现在用无人机先拍荷塘大景,再聚焦特写,最后拍到亭子里文人聚会,既展现自然之美,又记录生活雅趣。词中对官员的称赞不露骨,全藏在景物描写里,这种含蓄的赞美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