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率滨亭"的古老亭子,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它跨越时空的魅力。
前两句"翰墨前朝老,诗书后代孙"告诉我们,这座亭子承载着前朝文人的笔墨记忆,而诗书传统仍在子孙后代中延续。就像一本代代相传的家族相册,记录着文化的传承。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亭子周围环境:萝山近得仿佛要推门而入,率水浅得好像就在门前流淌。虽然地方偏僻安静,但名声依然显赫;亭子虽然空置,但匾额还在。这些描写就像给老房子拍了一组特写镜头,让我们感受到它虽已沧桑但风骨犹存。
最后两句"扬休能索咏,此意许谁论"像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想要歌颂这亭子的美好,但这份情怀又能与谁分享呢?道出了面对历史遗迹时那种既感动又孤独的复杂心情。
整首诗就像一位老者在夕阳下抚摸着一座古亭,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更带着几分"知音难觅"的惆怅。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让我们看到了时光在建筑上留下的印记,也感受到了文化血脉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