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并序。录十一。以下《越游稿》。) 其八

大男逾弱冠,初尝传一经。
小男年十三,玉骨早已成。
亦有两女子,家事幼所更。
女解事舅姑,男可了门庭。
悉如黄口雏,未食已先鸣。
此日不在眼,何以慰吾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描述自己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表达了对子女成长的欣慰和牵挂。

前四句写两个儿子的情况:大儿子刚过二十岁,已经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小儿子才十三岁,但已经显露出聪慧的气质。这里"玉骨"比喻孩子天生的优秀品质,就像美玉般珍贵。

中间四句转到两个女儿:她们从小就会操持家务,懂得侍奉公婆(舅姑指公婆),儿子们也能担当起家庭责任。作者用"黄口雏"(刚出生的小鸟)来比喻孩子们,说他们还没完全长大(未食),就已经展现出才能(先鸣),流露出父亲对子女早慧的骄傲。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现在孩子们都不在身边,这份思念之情该如何排解呢?前面越是描写孩子们的优秀可爱,就越反衬出此刻分离的惆怅。

全诗语言朴实如家常话,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学经典、做家务),把一个父亲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既欣慰又牵挂的复杂心情写得真切动人。最打动人心的就是这种平凡生活中真实的亲情,让读者也能联想到自己与家人的相处时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