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国开赴湘阴

听取闽山父老谣,屡曾游戏试牛刀。
双凫泽国翩翩去,一鹗秋风渐渐高。
书至未忘千树橘,政成须种满城桃。
早归宣室膺前席,莫漫江头赋广骚(自注:国开种橘,自号橘隐。)。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对象是赵国开赴任湘阴。整首诗充满了对赵国开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接下来,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通俗易懂的分析。

首联:“听取闽山父老谣,屡曾游戏试牛刀。”这里作者听到了来自闽山的当地百姓的歌谣,并赞美赵国开在游戏般的世间施展才华,如同试刀一般展现其能力。这一联表达了对赵国开才干的肯定。

颔联:“双凫泽国翩翩去,一鹗秋风渐渐高。”这里用“双凫”比喻赵国开即将赴任的湘阴,形象地展现了其地域特色。“翩翩去”形容赵国开赴任的动态美。“一鹗秋风渐渐高”则寄寓了对他未来仕途的期望,像秋日的大鹏展翅高飞。

颈联:“书至未忘千树橘,政成须种满城桃。”这里提到赵国开对种橘的热爱(注:国开种橘,自号橘隐)。即使书信往来,也未曾忘记橘子的重要性。同时,作者期待他在湘阴政绩卓著,如同种满城的桃树一样给人们带来福祉。

尾联:“早归宣室膺前席,莫漫江头赋广骚。”这里“宣室”可能指朝廷,“膺前席”意味着赵国开的才能和贡献得到朝廷的认可。“莫漫江头赋广骚”则是告诫他不要过于沉浸在江边的抒情之中,要切实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鼓励,希望他早日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效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深意的语言,赞美了赵国开的才干和志向,表达了对他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送别情谊和对未来的殷切期望。

陈文蔚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