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交光
正五云飞仗,缟练褰裳,乱空交舞。拂石归来,向玉阶微步。欲唤冰娥,暂凭风使,为扫氛驱雾,渐见停轮,人间未识,高空真侣。
千里无尘,地连天迥,倦客西来,路迷江树。故国烟深,想溪树何处。云鬓分行,翠眉萦曲,对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应坐有,风流能赋。
千里无尘,地连天迥,倦客西来,路迷江树。故国烟深,想溪树何处。云鬓分行,翠眉萦曲,对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应坐有,风流能赋。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雪夜场景,同时融入了游子思乡的深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奇幻的雪夜舞台
开篇用"五云飞仗""缟练褰裳"这样动态的比喻,把雪花比作仙人仪仗的白绸舞动。接着出现"冰娥"(冰雪仙子)的形象,词人想请她驱散云雾,让月亮停下脚步——这里用拟人手法写月亮暂停移动,展现出一个被白雪净化后的澄澈世界。
2. 游子的孤独身影
下半段出现"倦客"形象,他在雪夜中迷路,望着连绵的江树,思念被烟雾笼罩的故乡。"想溪树何处"这句特别动人,既写实景模糊,又暗喻对家乡记忆的模糊,把思乡之情写得含蓄而深沉。
3. 风雅的文人情怀
结尾处"风流能赋"点明主题:文人即使在寒夜独处时,也能与清影对酌、赋诗抒怀。这种将孤独转化为艺术创作的能力,体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精神境界。
全词最妙的是将自然景观(雪月)、神话想象(冰娥)和人间情感(思乡)编织在一起,就像用雪花、月光和思念织成的一张透明网,既空灵唯美,又带着淡淡的惆怅。特别是"清影徘徊"这个画面,既可以是月下人影,也可以是雪花飞舞,一语双关地串联起全篇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