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秋怀二首 其二

羁思愁怀耿未平,秋来景物倍伤情。
苍鲸跋浪风偏恶,宝剑惊时夜亦鸣。
南国未全沧海贡,中原犹望朔方兵。
躬耕自惜英雄事,未必南阳老此生(锡山遗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秋天时因国家动荡和个人境遇而产生的忧愁与不甘。

前两句写作者漂泊在外,本就满腹愁绪,秋天萧瑟的景色更让他倍感伤心。"苍鲸跋浪"和"宝剑夜鸣"这两个意象很生动——就像巨鲸在狂风恶浪中艰难前行,作者也处在时局动荡中;连宝剑都在深夜发出声响,暗示作者内心渴望有所作为却不得志的愤懑。

中间两句直接点出家国忧患:南方还未完全臣服朝廷,北方边境又急需军队驻守。这说明当时国家内忧外患,局势危急。

最后两句是自我宽慰:虽然现在只能像诸葛亮隐居南阳那样躬耕度日,但英雄不会就此埋没一生。这既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也透露出等待时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全诗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通过秋天的萧瑟、动荡的时局来烘托内心的忧虑,最后又以英雄自许的豪情作结,情感起伏跌宕,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家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