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酉清明

白筼衣鲜紫骝马,清明酌酒梨花下。
马蹄一去不复来,梨花又见清明开。
城南城北多新墓,日落啼鸦满高树。
有酒谁浇千岁魂,子孙尽发濠州住。
主人更劝金叵罗,阿蛮起舞玲珑歌,生前不饮君如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通过对比生死、繁华与衰败,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四句用鲜艳的衣马和梨花美酒开篇,展现清明踏青的热闹场景。"马蹄一去不复来"突然转折,暗示美好时光易逝,而梨花年复一年开放,带出物是人非的悲凉。

中间四句笔锋转到现实:到处都是新坟,乌鸦在黄昏时分啼叫,更显凄凉。诗人感叹:即便有美酒,也无人祭奠长眠地下的亡魂,因为子孙都已迁居他乡。这里暗含对传统祭祀文化衰落的惋惜。

最后三句回到酒宴场景,主人劝酒、舞女献艺,看似热闹,但"生前不饮君如何"一句点破:人生短暂,不及时行乐更待何时?这种看似洒脱的劝酒词,实则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全诗用鲜明的画面对比(梨花美酒vs荒坟乌鸦)、今昔对比(往昔踏青vs今日祭扫),在清明这个特殊时节,道出了对生命短暂的感叹,以及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热闹的场景描写反而强化了背后的哀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