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独处时的宁静场景,充满禅意和哲思。
前两句"卷书置案上,默坐初不看":主人公把书卷放在桌上,安静地坐着却并不阅读。这里展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书就在眼前,却不为读书而读书,暗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死读书,而在于内心的领悟。
后两句"侍者空堵立,湛然惟壁观":侍从们徒然地站在墙边,而主人公只是静静地凝视着墙壁。这里的"壁观"是佛教用语,指面对墙壁冥想的状态。通过侍从的"空站"与主人的"壁观"对比,突出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外在环境的静止。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极简的场景展现深刻的修行境界 2. 通过"有书不读"的反常举动,表达超越形式的学习态度 3. "壁观"二字既写实又象征,既是看墙也是修心 4. 动静对比中,凸显精神世界的专注与超脱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往往来自静观与内省,而非表面的忙碌与形式。就像现代人放下手机独处时的状态,在静默中反而能获得更深的感悟。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