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十 (乙丑)

无风波处辟新村,胥吏追呼不到门。
差为轮年非大利,借言冲喜便完婚。
禾麻成熟修公社,鸡犬安眠颂帝恩。
种竹养鱼承世业,世情翻覆又奚论。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诗,让我们来一起分析这首诗的每一句。

第一句“无风波处辟新村”,描绘了农村宁静和谐的景象,人们在没有战乱、没有灾难的地方建立新的村庄,开始新的生活。诗人赞美这种宁静的生活,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农村的热爱。

第二句“胥吏追呼不到门”,暗示了农村的安宁和远离官场的纷扰。胥吏是指官府的小吏,他们的追呼不到这个新村,说明这里不受官府繁琐事务的打扰,生活自由自在。

第三句“差为轮年非大利”,描述了农村生活中的一种习俗或制度。“差为轮年”可能是指某种轮流承担某项工作或任务的习惯,而“非大利”则表明这并不是什么值得过分看重的事情,生活并不以此为中心。

第四句“借言冲喜便完婚”,揭示了农村婚姻的一种情形。“冲喜”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观念,指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冲破不好的运势,带来好运。这句诗可能是描绘一种为了喜庆而匆忙结婚的情景。

第五句“禾麻成熟修公社”,描绘了农作物丰收的景象。人们收割庄稼,修建公共设施,共享丰收的喜悦。这也表现了农村社会的集体精神和共享的精神。

第六句“鸡犬安眠颂帝恩”,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安宁和满足。鸡犬安眠,意味着没有战乱、没有灾难,人们安居乐业。而“颂帝恩”则可能是一种对皇帝的感恩之情,也可能是对稳定生活的赞美。

最后一句“种竹养鱼承世业,世情翻覆又奚论”,描绘了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人们对世事的淡然态度。“种竹养鱼”是农村的传统行业,“承世业”意味着继承祖先的事业或生活方式。“世情翻覆又奚论”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村民们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被外界所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和谐、自由、满足和淡然。诗人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农村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