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洁斋侍郎

国脉关吾道,邦基倚荩臣。忠言炳蓍蔡,劲节挺松筠。

岁晏名逾重,山颓迹遽陈。光明如皦日,千载自常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在悼念一位名叫袁洁斋的官员,用朴素有力的语言赞美了他的忠诚和品格。

前两句说国家命运与正直的治国理念息息相关,朝廷根基要靠忠诚的大臣支撑——这里把袁洁斋比作国家的栋梁。接着用两个生动的比喻:他的谏言像占卜用的蓍草和龟甲一样准确可信(古人认为这些能预知吉凶),他的气节像松竹那样经霜不凋。

五六句写他年纪越大名声越显赫,却突然像山岳崩塌般离世,充满惋惜。"光明如皦日"这个比喻特别精彩,说他的品格像永不熄灭的太阳,即使千年后依然鲜活明亮。最后一句点明:这样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全诗没有堆砌典故,就像在和人聊天时真诚地追忆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最打动人的是结尾的"常新"二字——真正高尚的人格,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一样永远给人温暖和力量。这种对正直品格的礼赞,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