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的盛景,以及皇宫中永不凋谢的春天。
前两句"煌煌火树照金门,不倩韩郎为染根":用"火树"比喻挂满彩灯的树木,照亮了皇宫大门(金门)。"韩郎"指古代传说中能用法术让植物反季节开花的韩湘子,这里说不需要神仙帮忙,因为灯火本身就创造了奇迹般的美景。
后两句"御苑春光长不老,好花开到木香盆":写皇宫花园(御苑)里春天永驻,连盆栽的木香花(一种芳香植物)都开得正好。这里的"木香盆"既指真实花盆,也暗喻皇帝恩泽让万物生机勃勃。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灯火替代自然花朵,展现人创造的美景 2. 通过"不需要神仙帮忙"的表述,侧面赞美当时盛世 3. 把节日灯火、皇家园林、春天意象巧妙融合 4. "木香盆"双关语既写实又象征,体现精巧构思
本质上是通过元宵灯会景象,来歌颂皇家的富贵气象和永恒生机,属于典型的节日应制诗,但写得生动不呆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